返回

假千金回村种田,真豪门痛悔发颠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36章 山里的走出去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送完草莓快递,夏芜带着哥哥履行早起的承诺,在镇上学校对面的杂牌汉堡店一人享用一个鸡腿堡,杨弘文爱吃双皮奶,俩人蹲在路边晒着太阳吃完双皮奶和冰淇淋。

    今天太阳不错,杨老爷子又出门给人看病了,天气一冷,疾病多发,不是发烧就是感冒,他整天忙的都顾不着家。

    丘兰找上门来,问夏芜他们要不要一起去山脚挖冬笋,杨国俊带上家伙事,拉着俩孩子一起去,子母山脚下成片茂密的竹林,还有一条十几米宽的河流经,前面被水库拦了一下,河水在竹林附近就没那么深,水位浅的时候还能看见河底的石头和游鱼。

    以前村里孩子多,年轻人也多,一到夏天来这里摸鱼摸钉螺的人不知有多少,还有人在下游的水库游泳。

    子母山就像是一位母亲一样,看着栖息在此处的子民安心在她怀中享用闲暇时间。

    只是随着村民外出打工,村里只剩下老弱病残,许多人也没那么大的精力和闲心再来这里挖冬笋。

    杨国俊和丘兰都是找笋的高手,夏芜看见被枯叶掩埋的土地,丝毫不见冬笋的踪迹,她爸把锄头反过来,扒开落叶,笃定地说:“这里有个大家伙。”

    说着,枯叶下面就真露出一个笋尖尖。

    冬笋不好挖,需要极强的眼里找寻,还要有耐心去挖,千万不能挖断,笋破损就不好吃了。

    丘兰挖的笋是要发出去卖钱的,她干的比谁都仔细,而且专门挑好的挖,竹林挺大,两伙人挖着挖着就分开了。

    杨国俊负责挖笋,夏芜和哥哥负责把笋装袋子里,挖了一下午,才挖了大半袋子。

    杨国俊擦擦累出来的汗,直起腰来喊丘兰:“平安娘,你挖多少了?”

    “该有几十斤了吧,”丘兰提了提放一旁的蛇皮袋,“要不你们先回去,我再挖会。”

    “差不多就行了,一会儿天黑了你一个人不好走,走吧,明天再挖也一样。”

    山里天黑的早,这会太阳都要落山了。

    丘兰只好提着袋子过来,一行人回到三轮车旁,回家去了。

    到了杨家,杨国俊找来秤,先给丘兰挖的笋称重,“七十三斤,不错啊。”

    丘兰疲惫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:“一会我挑一挑,人家买咱的东西不容易,把好的发去,那些破的小的我拿回家去。”

    “行,兰姐,这些冬笋你打算卖多少钱一斤?”

    “这,我也不懂啊,小芜你懂的多,你给我出出主意,你说卖多少咱就卖多少。”

    冬笋的价格每个地方都不一样,就像在东华镇,丘兰把这些冬笋挑到集市上卖,十块钱一棵买的人都很少。

    因为这里冬笋多,卖的不止她一家,有些镇上的人还会往村里亲戚家跑,自己去挖,又要不了多少钱。

    但是在外面又是不一样的情况。丘兰把定价交给夏芜,无疑是很聪明的。

    夏芜想了想说:“昨天群里有人说超市里的冬笋25一斤,还是不怎么剥壳的,要不咱们就卖20一斤,包个运费,有回头的话,也能多挣段时间的钱,你看怎么样?”

    二十一斤!

    丘兰喜出望外,连连点头,那她这挖的七十多斤笋岂不是能卖一千多块钱啊?

    “好好好,我都听你的,冬笋山里生山里养的,咱也不能太贪心,二十一斤会不会太贵,有人买没?”

    “这你就别担心,我帮你卖。”

    “行,那我得分你点钱,你可别不要啊,不然我还真不好意思。”

    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,夏芜也看出来丘兰是个怎么样的人,她为了养家糊口对自己节省的很,对俩孩子也是如此,非必要不消费,听刘桂珍说,她去镇上卖菜也是,有时候几毛几块钱都计较的很。

    没想到她居然会主动提出分给夏芜点钱。

    夏芜开玩笑道:“你打算分我多少啊?”

    丘兰嘿嘿一笑,“你卖给人家的笋算20一斤,给我15就成,那五块钱给你,我就不要了。”

    “不心疼啊?”

    “那有啥心疼的,要是没你我还挣不到这个钱呢。”

    丘兰是抠,可她又不傻,桂花娘就算了,石红娘家里也挺难的,可夏芜偏偏叫住她来挣这个钱,这就是情分,她不能不领情。

    夏芜点点头,“我也不要你这么多,分我三个点就成,明天我去发草莓快递,顺便就给你发货了。”

    丘兰就在杨家把冬笋给处理了,裹着泥的外壳去了好几层,露出还算干净的笋衣,捡大的、无破损的重新称重,按照25一斤包邮,她准备了四十斤出头的冬笋。

    剥下来的笋壳给草莓堆肥用,剩下几十斤笋,丘兰自己背回家去,打算晒成笋干,留着慢慢吃。

    准备好冬笋,夏芜就在上联系白歌,也说了是找的村里人挖的,价格和运费也都谈妥,约定明天发货。

    夏芜就做了一次冬笋买卖,却叫丘兰给记心上了,她每天来干活都要问一遍快递进度,买家收到货了没,

第36章 山里的走出去(1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